姜堰区溱潼镇:“援法议事”议出乡村振兴“新气象”
2022-07-04 17:06:16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溱潼镇坚持党委领导、政府引领,推动援法议事在村(社区)全面铺开,构建依法、找法、用法、靠法的法治环境,邻里和睦、相邻守望的社会环境,碧水蓝天的生态环境。 实施援法议事三定工作模式在乡村社






       溱潼镇坚持党委领导、政府引领,推动“援法议事”在村(社区)全面铺开,构建依法、找法、用法、靠法的法治环境,邻里和睦、相邻守望的社会环境,碧水蓝天的生态环境。
       实施援法议事“三定”工作模式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。定时收集民情、研判民生、汇总民意;定点在群众家中、矛盾现场、议事广场解决问题;定人召集议事、参与议事、反馈成果。用“三定”要素结成社会治理网格点,围绕社会稳定、经济发展,构建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统一的治理体系,聚民意听民声惠民生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       如何壮大集体经济?搞好基础设施?洲城村通过“援法议事”给出了答案。通过前期广泛调研、收集群众意见,由村党总支部书记、村主任、挂联区政协委员、人大代表、乡贤代表、法律顾问、群众代表组成议事成员进行评议,最终形成特色鱼圆加工产业及通南路南、北桥改造方案。议事过程中,还援引法律,充分讨论涉群众承包土地上经济作物的补偿、占用土地的调划,制定解决措施,并进行公示,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。目前,产业项目进入全面建设,两座桥及连接的道路已基本完成,一条致富路、幸福路横亘在大家眼前,极大方便大家出行,满足生产生活需求,也提升了村容村貌,赢得群众的赞誉,极大激发群众建设家园的积极性,助力乡村振兴。
       53岁的高某,认为自家房屋周围存在多座坟,影响其生活质量,其后,又因工龄问题、违章建筑补偿问题,多次到国家、省、区信访。镇、村动员多方力量开展工作,碍于风俗习惯以及政策因素,十年来,问题难以突破。近年来,溱潼镇指导高某所在的湖北村开展文明乡风民约建设,通过“援法议事”机制,制定村规民约,引导村民移风易俗,构建生态文明、精神文明,广大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,为了村容村貌,坟墓迁移平整得到群众的理解,围绕高某心中的最大症结也逐步解开,定点在群众家中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发挥凸显效果,通过法律顾问、法律明白人讲政策讲法律,群众代表、乡贤讲看法,左右邻居谈乡情。最终,高某接受矛盾化解方案,一起前后达十年的信访矛盾得到圆满解决,高某也恢复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。
       群众议方案,政府落措施,标本兼治,实现长效管理。泰州之春养殖合作社,是一个招商项目,农业龙头企业,年产值接近二千万,带动当地农民就业,后期,因经营不善,拖欠农民工工资近百万元。接访后,我们一方面做好群众的说服引导工作,主动对接法院和劳动监察等职能部门。但是走破产拍卖?还是盘活资产?我们引导西陈庄村进行“援法议事”,广泛收集意见,推举当事代表。最后,由村法律顾问1人、村两委成员3 人、当事代表5人组成议事小组,反复评估、商讨,研判,形成最佳方案,用资产换协作,解决群众的欠薪问题和后续就业问题,通过半年的努力,寻找到符合镇产业政策的企业,盘活了资产,满足了群众的需求,群众利益保障了。整个过程平稳有序,实现了良好社会效益。 
       目前,溱潼镇已建立基层“援法议事”点28个,全覆盖28个村居。今年,开展活动44场,解决基层突出治理问题47个,惠及群众3000余人,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 

相关热词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