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泰兴市司法局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,以司法行政数字化转型为主线,创新构建“互联网 + 法治乡村”治理新模式,推动法律援助、普法宣传、矛盾调解等核心职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,形成“线上赋能增效、线下夯实基础”的基层法治工作新格局,成效显著。
一是智慧法援体系打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聚焦群众法律服务需求,打造“指尖上的法援中心”。开通“泰兴市法律援助中心企业微信号”,在全市援助站点公布二维码,实现在线咨询、材料提交、进度查询及远程审批,建立“中心+站点、网络+快递”联动服务模式,群众手机端即可完成全流程申请。同步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双渠道网络,线下依托15个工作站、17个乡镇(街道)公共法律服务中心、36个村(社区)联络点形成“半小时服务圈”;线上通过“法治泰兴”公众号嵌入“法援直通车”模块,提供政策查询、文本下载、案例阅读服务。截至目前,累计解答咨询1200余人次,受理案件156 件(民生领域占比 68%),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 150 万元。
二是数字普法矩阵筑牢法治文化“思想主阵地”。运用“互联网+法治文化”思维,构建“多屏联动、全域覆盖” 普法格局。依托覆盖全市行政村的法润民生群、“法治泰兴” 公众号等平台,创新“以案释法+短视频+有奖竞答”模式,将土地流转、养老诈骗等热点问题转化为通俗内容。截至目前,推送普法短视频29期、典型案例解读60余篇,精准触达15万农村群众。融合“传统+现代”形式,通过“智慧泰兴”推出“滨滨有法”专栏,邀请法官、律师方言讲法,制作《农村宅基地相关法律知识解析》等定制产品;试点开通“法治直播间”,结合本地案例开展线上释法,吸引超 2000多名村民互动。同时,利用村级 LED 屏、文化广场滚动播放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等动漫宣传片,推动法治文化融入乡村生活。
三是数智调解应用夯实基层治理“第一道防线”。以“江苏省司法行政一体化智能平台”为核心,构建“网格+AI+调解”三位一体矛盾化解体系。将全市划分为1431个网格,网格员每日巡查采集矛盾线索并实时上传,系统自动生成风险预警报告推送至调解员。截至目前,通过该平台成功化解邻里纠纷、土地权属争议等32430件,调解成功率达 99.7%,其中95%的纠纷在村(社区)层面“不出网格、就地解决”。黄桥镇试点AI调解新模式,通过智能算法分析历史案例提供方案建议、自动生成协议初稿,规范权责条款、缩短调解周期。此外,建立“苏解纷+司法确认”绿色通道,为线上调解协议提供快速司法确认,确保结果法律效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