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江法治文化作品—法治文章:人权与良知(张天洵)
2021-05-25 08:49:37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       感受着生命音符的跳动/含泪微笑告诉自己要从容/日夜关注患者每一次呼吸/此刻我们守护在一起/寒冬的江城/我们在冲锋/喘息的生命等待着唤醒/脸上的印痕/是无言的伤痛/这一刻我们战斗在一起…… 
      《开学第一课》上一首《我们在一起》,使多少学生泪流满面。
       黄鹤楼旁乌云笼罩之时,党中央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进行抗疫。此刻生命至上、人民至上,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,哪怕生还希望已经渺茫。全力救治,免费救治,不惜一切代价救治,没有直言人权,但每一个举动都是人权高秉,辐射人权之光,直抒人权之本。
       这和西方某些国家宣称的所谓人权——少部分人的自私权利,是多么不同。请看时至今日,欧美国家动辄感染新冠疫情数千万,死亡数十万,向来用人权大棒敲打他国人们的威风哪里去了?
中国的人权,就是以最大多数的人民为中心。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权利,构成了《民法典》的核心思想。孔子的“仁者爱人”,到每个盛世王朝必定推行的“轻傜薄赋、减轻刑罚”,中国历代秉持的“民为邦本”(魏征)思想,在《民法典》中得到传承、发扬、创新。
       略举《民法典》的几个例子。熊孩子(8岁以下)为了打游戏充值巨款,就不要为此行为负责,监护人可依法追回,该法律条文进一步保障了父母的血汗钱不被骗取,家长可以借此教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、合理使用金钱。
高空抛物危害之大、追责之难备受关注,法典在无法查明肇事者的情况下,整栋楼的全体户主都要赔偿。貌似商鞅变法中的什五连坐,但无疑更为合理宽容,在保障受害者损失得到赔偿的前提下,即合理分担了费用,又警示人们互相监督、杜绝高空抛物。
       所以,《民法典》成为历史上至今为止最好的良法,既做到对每个公民一视同仁,又把法治与德治完美结合起来,用以调节社会、教化人心。中国传统文化的“孝悌忠信、礼义廉耻、仁爱和平”,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碰撞、融合,让人们更好地辨析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点,充分认识到只有在每个人都能为国家、为集体作出贡献,而不是起到反作用的时候,此时谈的民主才有价值,此时谈人权才是社会进步与和谐的阶梯。
       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学子,更应该全面提升道德素养、增强法治观念、完善情操良知。让我们在《民法典》的全面呵护下,充分享有最广泛、最真实的安全,埋头苦读,立志报国,为全面现代化的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。

相关热词搜索: